媒体采访

小额信贷:一条光明而曲折的金融创新之路

来源:环球资讯 赵阳       时间:2016-06-03 10:12

  核心事实小额信贷公司是在国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推动小微企业、农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主要解决一些小额、分散、短期的资金需求。今天,我们来关注一位在小额信贷行业创业者,通过他走近和了解小微金融这一新的领域。请听环球资讯记者赵阳的报道。

  小额贷款公司不仅是解决小微和三农金融需求的有益补充,也是当前中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江苏这个经济发达地区,小贷行业吸引了相当数量的民间资金和从业者,这其中就包括汤国林和他的股东伙伴们。

  刚进不惑之年的汤国林身材瘦小,眉眼间透着江南人的干练。他在江苏镇江经营着一家名为“京口农联”的小额贷款公司。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因准岳父的婚房要求而误打误撞地走上了炒房之路,借助因此挣得的第一桶金,汤国林在8年前开办了小额贷款公司,经历了这个新兴行业在国内从出生到发展的全过程。

汤国林

  说起选择小贷行业,汤国林说,一是因为看到了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和数量巨大的中小工商业者对直接融资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这片市场并没有被传统金融机构所占据,这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提供了一个机会。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小额贷款尤其是小微贷和国家金融改革创新的方向相一致,真正地给小微和三农提供了金融支持,

  汤国林告诉记者,“小微贷和传统贷款压根就不是一个客户群,不是那些大中企业,是小微企业和三农,我们现在不是喊口号扶持小微和三农,错了,是我们自身的需要,我们需要跟他们合作。”


依靠小微贷发展起来的餐馆和健身房

  如今,汤国林的公司发展不错,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超过30亿元,员工已经有四十多人。事业的成功让他对其他创业者更加关注,这其中就包括开设健身房的李文辉。通过京口农联,李文辉获得了为期三个月共30万元的小微贷款,解决了启动资金的难题。随着业务的拓展,李文辉又三次申请了短期贷款,增加了设备,吸收了上千名会员。

  有了小微贷作保障,李文辉又在盘算着扩大发展规模,“争取今年秋天再开一家,现在已经在谈场地了,还要再找农联。”

  另一个小微贷客户是来自贵州的王安娥,在镇江经营一个小饭馆,在没有抵押物、没有相应证照和信用担保的情况下,仅仅依靠稳定的现金流就从汤国林的公司贷了7万元用于扩充店面。用这笔钱,王安娥重新装修并且更换了门头,特意在招牌上留下“京口农联小额贷款咨询点”的字样,她对记者说,挂上新门头以后,不少顾客都向她咨询小贷业务,“有人说你开饭店还办这个?我说是他们帮助了我,相互支持呗。你有需要就打上面的号码。反正就是挂上去不讨人嫌,客人不排斥。有的人会排斥(类似的事情),觉得你不干好事干‘坏事’。”

  女店主所说的“坏事”就是民间高利贷,不少人把小贷公司与民间高利贷和P2P网络借贷平台混为一谈,这也是汤国林最介意的事情。他告诉记者,小贷公司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不允许吸收公众存款,借贷资金基本是企业股东的自有资金,和P2P通过吸收公众资金再放贷有本质的区别,汤国林无奈地说:“出现问题、跑路的P2P,都是老百姓受伤害。没听说小贷公司倒闭了,把老百姓给伤害了,都是老板自己收伤害。”

  由于没有被纳入“金融机构”范畴,归类“类金融机构”的小贷公司虽然做着信贷业务,但却无法享受金融机构在税收、抵质押、法律诉讼等方面的政策,雪上加霜的是,鼓励发展小贷公司的税收优惠也在去年全面取消了。

  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的野蛮生长,对小微金融尤其是小贷行业造成了直接的威胁。最大的伤害是个别P2P平台老板卷款跑路严重破坏了小微金融的诚信环境,再加上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措施在去年7月才刚刚出台,这几年间,缺乏监管、成本更低的P2P甚至把一些正规的小贷公司拉下了水,突破了小贷行业的风控底线,做起了吸收公众存款再放贷的业务。

  汤国林告诉记者,做小贷行业,是一条艰辛的路,虽然前景光明,但路途却非常曲折艰难。汤国林的同行,张家港昌盛小贷公司总经理张春新这样形容坚持走在这条路上的人们,“小额信贷是要有情怀的,就是要有忍受打击、忍受被误解的能力,我们要带着情怀上路,不然怕坚持不下去。”

  虽然和P2P相比有着宽严迥异的发展环境,但汤国林告诉记者,他觉得P2P行业的前景并不明朗,而小贷行业不仅有广阔的小微和三农市场,更是国家所提倡的、有能够一直做下去的有意义的事。他说自己现在很踏实,每个周末都会抽出一天陪陪妻子和孩子,另一天一定要回老人那里吃顿饭,就像他常在车上循环播放的一首歌——“稳稳的幸福”,这才是他想要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