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下来,有这样几条基本经验:
一是建立农民自己的大数据系统,实现农贷业务批量处理。
二是帮助农民提升生产技术水平,致力于提升农民自身能力。
三是帮助农民协调上下游关系,打通产业渠道,做农村金融生态中的资金供求组织者,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这样做才能形成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才是根深蒂固的普惠金融,才是有情怀有温度的普惠金融。
如何提升农户本身的意愿和能力,是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那么,落到最后一公里,甚至是最后一百米的最底层,在现有的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条件下,到底如何做到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呢?
地处边远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那里有两个很好的当地特色产业:枸杞种植加工、牛羊养殖和深加工,这也成就了当地一批农民发家致富。但也不是所有的农民都懂得基本的种养殖技术,更不是都有充足的资本金去经营,除了少数规模大、经验足的种养殖户外,一旦出现风险,农民往往无力承担,更谈不上打翻身仗。
宁夏东方惠民是地处在此、专门做农户贷款的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之一。由于农户住得分散,东方惠民通过县级小贷公司、镇级服务站、村级联络点的方式,将客户和潜在客户纵向串联起来。通过与当地政府、村委会主任、服务站站长的沟通联系机制,定期举办贷款产品宣导、种养殖技术培训,聘请行业专家到田间牛棚现场指导等方式,让农民的技术水平不断得到积累和提升。
由于行业的集中,贷款发放和收回时间也相对固定,宁夏东方惠民业务人员不会单一的上门去做尽调和走访,那样效率太低。在农村就得充分利用农村的条件,找适应农村的“土方法”。
以妇女为贷款主体,五户联保,定期联系会议机制,深入一线的客户技术服务指导机制,不仅从信贷技术上降低了贷款的风险隐患,更是从客户的自身能力建设、公司的人文关怀上保证了贷款的安全。贷款逾期率始终控制在0.5%以内,是东方惠民小贷风控成效的有力见证。
比如农户当年养殖的牛出现疫情导致收成减少,宁夏东方惠民会帮其做延期,甚至会再发放一笔帮其渡过难关。但真正碰到那种个别的因人身意外造成还不上款的,会注销贷款。而且,宁夏东方惠民也在培养当地农户的保险意识,逐渐建立保险机制。
数据显示,目前东方惠民贷款余额5亿元,2.5万客户全部为农民,在每个县有5000户以上客户,单笔金额在几千元到5万元,真正做到了小额分散、普惠金融。随着产业规模的增加,宁夏东方惠民也在不断打开种养殖的上下游客户,将饲料化肥,农户种养殖、下游加工厂串起来,结成多方的共同利益体,让各个环节专心做好自己的事。
虽说蚂蚁金服、京东也积累了大量的平台数据,为线上线下合作、平台与末梢金融机构合作提供了契机,但真正在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是一百米的层面,这些数据来源的客观性、与一线业务的相关性程度、数据的有效性尚待验证。笔者通过上半年走访发现,在农村最基层,仍然存在大量的数据真空,存在着大量的从未取得过金融机构贷款的信贷白户。而得不到金融服务的这些人,才真正是普惠金融要解决的问题所在。
山东汇海小贷在当地县、镇、村政府的帮助下,在拥有33万人口的庆云县建立起了“农民大数据”。全县9个乡镇381个村子,村村都设有联络员,且联络员都是当地村主任或村里有威望的人,通过定期的联络员沟通机制、后期贷款跟踪机制,及时更新“农民大数据系统”,做到了基于熟人圈的第一道风险把关。同时,也能够基于农户的现状,为挖掘潜在客户提供契机。
通过摸底,汇海小贷对村民的信用程度、人品好坏、家境优劣、社会关系,甚至农民的种养殖能力、销售能力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即使没有抵押物,通过这些”大数据”资料,信贷人员也可以判断出能否发放贷款。
农民抗风险能力天然较弱,一旦贷款出现风险,“抽刀断水”的做法往往会让农民再无翻身之地。而对还款意愿良好、勤劳、仍有经营能力的客户,人情化的化解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山东省昌润小贷公司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做调料零售批发的客户刘某,因货物积压导致还款困难。昌润小贷利用公司网站及微信平台,帮客户发布促销信息,主动向有需求的贷款客户推介。同时,号召员工利用微信朋友圈帮客户宣传、销售,使其积压的货物流动起来,为其“造血”。经过3个月左右的时间,不仅小贷公司的债权得以顺利实现,而且帮客户消化了库存,扩大了销售渠道,实现了盈利。
这只是昌润小贷的一个案例,就像其提到的“造血式清收、以时间换空间、为客户信誉着想”三大锦囊,不仅能很好化解风险,而且取得了客户的信任和理解,为后续合作、小贷公司的口碑传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实现了与客户的共赢。
云南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云南省五华和谐小贷,创新开展的“园林贷”苗木抵押贷款,引入第三方苗木评估机构,将苗木收购方、种植苗圃的农户和小贷公司三方结合形成闭环,从2013年投放市场以来,始终零不良。既保证了贷款的风险可控,又实现了三方共赢,长期合作。
上半年,笔者有幸跟随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调研专家团队走访了全国近50家小贷公司,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草根金融企业。截至2017年6月末,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维持在9000家左右,在这当中,有大批量的小贷公司在如何做好最后一公里的“三农”普惠之路上,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接地气的真知灼见。
总结下来,有这样几条基本经验:一是建立农民自己的大数据系统,实现农贷业务批量处理,以便在系统化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升农贷的灵活性、便捷性和时效性。二是帮助农民提升生产技术水平,致力于提升农民自身能力,是带动农业产业深远发展的关键。三是帮助农民协调上下游关系,打通产业渠道,做农村金融生态中资金供求组织者,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这样做才能形成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才是根深蒂固的普惠金融,才是有情怀有温度的普惠金融。
(作者:校迎军 供职于东方邦信融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金融时报